教育背景
• 2005-200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
• 2009-20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硕士
• 2011-2014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博士
• 2013-2014中国人民大学-纽约大学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”
• 2014-2017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
•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,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”奖学金资助,在纽约大学法学院从事学术研究;
境外交流及学习经历
• 2013年7月,参加芝加哥大学法经济学暑期项目;
• 2012年4月29日至5月7日,前往台湾地区辅仁大学法学院交流,参加第二届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—辅仁大学法律学院圆桌论坛”并作学术报告。
主持科研项目
•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规制研究”(16CFX050),进行中;
• 2015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北京市反垄断法实施面临的困境及应对问题研究”(15FXC051),进行中;
• 2017年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项目“检察机关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问题研究”(CLS(2017)D100),进行中;
• 2015年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项目“标准必要专利竞争问题研究”(CLS(2015)D091),已完成;
•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“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规制问题研究”(2015M571201),已完成。
主要论著
• 《欧盟委员会:关于标准必要专利的欧盟路径(译文)》,载《竞争政策研究》2017年第6期;
• 《论标准制定组织披露规则的完善》,载《北方法学》2017年第5期;
• 《论FRAND承诺的性质及其价值》,载《电子知识产权》2017年第7期;
• 《论经济权力的配置》,载《河北法学》2017年第8期;
• 《中国反垄断执法中立性辨析》,载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7年第3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经济法学、劳动法学》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;
• 《共享单车“底线竞争”问题探究及防治》,载《价格理论与实践》2017年第3期;
• 《竞争前移引发竞争真空问题研究——以售后服务为例》,载《时代法学》2016年第6期;
• 《〈反不正当竞争法〉修订背景下中国竞争法体系完善研究》,载《法治研究》2016年第4期;
• 《标准必要专利价值增值的审视及制度建构》,载《竞争政策研究》2016年第2期;
• 《企业合营的反垄断分析及其规制》,载《上海政法学院学报(法治论丛)》2015年第3期;
• 《保护竞争而不保护竞争者?—对主流反垄断法观点的审视》(与吴宏伟教授合作),载《北方法学》2013年第4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经济法学、劳动法学》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;
• 《论我国反垄断法的地方实施》(与吴宏伟教授合作),载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4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产业经济》2012年第11期全文转载;
• 《垄断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研究》,载《河北法学》2013年第2期;
• 《经济法的生成逻辑及经济法学的任务》,载《商业研究》2012年第9期;
• 《我国反垄断法地方性实施必要性分析》,载《法治研究》2012年第4期;
• 《反垄断责任制度探讨—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》,载《西部法学评论》2012年第4期;
• 《论经济法的地位—以政府经济职能为中心》,载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2年第6期;
• 《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的反思—以地方实施为中心》,载《理论界》2012年第9期;
• 《经济法产生根源的思考》,载《石河子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2年第4期;
• 《我国反行政垄断制度缺陷分析》,载《团结》2012年第5期;
• 《中国反垄断法形式责任制度研究》,载《朝阳法律评论》第七辑。
社会职务
• 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
• 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、监事荣誉奖项
• 北京市法学会“百名法学英才”,2017年;
• 中国法学会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施体系”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奖,2015年9月;
•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“青年优秀论文评选”三等奖,2015年10月;
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“学术新人奖”,2012年;
•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2012年。
普通话、英语
工作语言